随着2023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的爆发,其外溢效应也在持续冲击整个中东地区,特别是对伊朗、黎巴嫩真主党以及胡塞武装等组成的“抵抗阵线”产生影响。
总台记者 王寅:持续近两年的巴以新一轮大规模冲突,早已超越巴勒斯坦土地的界限,成为重塑中东力量平衡的催化剂。冲突爆发初期,“抵抗阵线”迅速启动“阵线统一”和“多线协同”的策略,试图将战火从加沙延伸至多条战线,以分散以军资源并实现战略牵制。以色列也展开反制,发动一系列定点清除行动。
胡塞武装和以色列频繁互袭
自2023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,也门胡塞武装在红海及亚丁湾袭击关联以色列的船只,并用导弹和无人机袭击以色列境内目标,以支持加沙地带巴勒斯坦人。以色列则多次空袭也门境内胡塞武装控制区。
2025年8月30日,也门胡塞武装发表声明称,该组织行政机构负责人艾哈迈德·拉哈维等人在8月28日以色列对也门首都萨那的空袭中丧生。胡塞武装誓言报复。此后,也门胡塞武装和以色列继续互相袭击。
黎以冲突陡然升级 停火协议后和平依旧脆弱
2024年9月17日至18日,黎巴嫩首都贝鲁特以及南部和东部多地接连发生寻呼机、对讲机等通信设备爆炸事件,造成重大人员伤亡。以色列随后承认策划和发动寻呼机爆炸袭击。黎以冲突陡然升级。
2024年9月27日,黎巴嫩真主党前领导人哈桑·纳斯鲁拉在以色列空袭中被炸死。
2024年11月,以色列同黎巴嫩达成停火协议。此后,以军仍以黎真主党“违反停火协议”为由频繁空袭黎南部乃至首都贝鲁特。
以伊陷入报复循环 并爆发大规模冲突
2024年4月1日,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领事部门建筑遭以色列导弹袭击,4月13日晚至14日凌晨,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宣布向以色列目标发射了数十枚导弹和无人机。同年10月,伊朗和以色列再次互相打击各自境内目标。
今年6月,以色列伊朗爆发为期12天的大规模冲突。以色列6月13日对伊朗境内核设施和军事目标实施“先发制人打击”,伊朗当晚还击。之后,双方发动多轮互袭。6月22日,美国对伊朗核设施发起打击。伊朗随后向美国驻卡塔尔的乌代德空军基地发起导弹袭击。
辉煌配资-股票做杠杆-炒股加倍杠杆-证券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