装第一套房那会,整个人跟打了鸡血似的,满脑子都是“要新潮”“要好看”“要面子”,总觉得贵的就是好的,效果图上好看的就一定实用。
结果住进去才发现,好多决定根本是脑子一热踩的坑,现在想起那些东西就后悔——花钱不说,还添了一堆麻烦。
就说集成灶吧,当初觉得“往下排烟多高级”,咬咬牙花一万多买了,结果用了三年,噪音大得跟抽风机似的,每次炒菜都得扯着嗓子跟家人说话。
后来才知道,好点的分体灶吸油烟效果一点不差,价格才是集成灶的三分之一,而且坏了零件随便换,哪像集成灶,要是蒸烤箱坏了,厂家要是没了,连配件都找不到。
北方人爱用大蒸锅蒸包子,集成灶那高度,多层蒸笼根本塞不进去,每次都得拆一层,麻烦得要命。
还有隐形晾衣架,当初想“藏起来多整洁”,结果装了之后,阳台天天晾衣服,杆子就没缩回去过,反而因为吊顶尺寸卡得严,有次收的时候卡着了,叫师傅来修,拆得吊顶都变形了。
价格比普通晾衣架贵两倍,三年修了五次,现在看见它就烦——早知道买普通的升降晾衣架,能晒被子能调高度,多踏实。
玻璃柜门更是坑中之坑,装的时候觉得“通透显大”,结果住进去才发现,里面不管怎么整理,从外面看都是乱糟糟的:水杯印子、零食袋子、没叠好的衣服,全露着。
而且玻璃特别沾指纹,每天下班回家,看见玻璃上的印子就头疼,擦的时候还得用专门的清洁剂,比木质柜门麻烦十倍。
现在想想,还不如选个耐脏的木质柜门,俩月不擦也看不出脏,省了多少事。
嵌入式灯带我也踩过雷,装修时看效果图“氛围感拉满”,结果住进去根本没开过——老人觉得费电,自己平时做饭刷手机,哪有空开那破灯?而且灯带藏在柜子里,坏了根本没法修,去年有根灯带不亮了,师傅说要拆柜子,我嫌麻烦干脆把整个灯带拔了,白瞎了几千块。师傅当初就说“这玩意基本是一次性的”,我还不信,现在才知道姜还是老的辣。
肤感膜柜门是被设计师坑的,说“升级款不沾手印”,结果安装师傅刚碰一下,手印子就留上面了,擦的时候越擦越明显,现在柜门上全是印子,跟花猫似的。
早知道选PET膜或者普通烤漆,至少耐脏好擦,也不至于现在看见柜子就闹心。
蜂窝大板吊顶更别提了,当初觉得“整体性强”,结果厨房止逆阀跑油烟,要拆吊顶查看,师傅说这板子得专业工具拆,拆的时候还把边上弄破了,花了两百块修。
要是铝扣板的话,自己动手就能拆,哪用花这冤枉钱?
现在吊顶上还留着个小破口,看着就难受。
线形地漏看着“高级”,结果排水没比回字形快,反而凹槽里全是头发和脏东西,夏天一捂就臭,每次清理都得蹲在地上抠,比回字形麻烦十倍。现在我家早换成普通地漏了,清爽多了——哪有什么“高级感”,实用才是王道。
隐藏式踢脚线是最后一个坑,说“显层高”“墙面一体”,结果才两公分高,拖地的时候碰一下墙面就掉漆,现在墙根全是坑洼,看着心疼。
后来问装修的朋友,人家说普通5公分踢脚线,和门套同色,既好看又耐造——咱普通人家,哪能天天蹲在地上擦墙根啊?
其实装修哪有什么“必装”“新潮”,无非是实用至上。
你说花几千块买个中看不中用的东西,最后留着闹心、扔了可惜,图啥呢?
第二套房子,我肯定把这些坑都绕过去,装得舒服才是真的好——毕竟房子是用来住的,不是用来当展品的,你说对吧?
辉煌配资-股票做杠杆-炒股加倍杠杆-证券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