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转自:三峡日报
在夷陵玩什么?这个问题似乎有了全新的答案。
10月10日,在夷陵区举行的宜昌市第七届运动会开幕式上,夷陵山水人文精彩亮相,变为“全域绽放、处处皆景、四季可游”的开放式旅游景区。
在这里,不管是“山水迷”还是“文化粉”,是“探险家”还是“美食控”,是钟情乡野还是畅游峡江,不同喜好的游客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旅游方式。
这背后,离不开旅游市场的深刻转型。宜昌市政府文化旅游专家顾问、三峡大学教授阚如良表示,当下,人们的旅游需求已超越单纯的景区观光,转向以沉浸式体验、情绪价值消费和文化浸润为核心的全域旅游。加快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推动产品焕新升级,已成为关键支撑。
在西安,人们为了吃一口泡馍,宁愿大排长队;在大理,人们在街角巷弄散步,成为“看与被看”的风景;在郑州,一次展览就能成为旅行的目的,“为一座馆赴一座城”成为常态。
这些旅游体验,靠的是文化密度、历史积淀、城市气质。如今,加快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核心区的夷陵区,正在实现这一跨越。
夷陵的底气,源于其独特禀赋。在夷陵区343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,既拥有世界级山水、世界级文化、世界级工程名片,还有峡江号子、薅草锣鼓等众多文化瑰宝以及乡村旅游、体育赛事、低空旅游等多样化的休闲旅游产品。这些优势正在转化为发展胜势。
在夷陵,自然不只是景观,更是流量入口。三峡大坝的磅礴气势、三峡人家的峡江风情、三峡大瀑布的飞流直下,吸引着数以千万计的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。三峡大坝旅游区营造花艺展打卡场景;三峡大瀑布景区上线悬崖电梯、飞拉达山水探险游……A级景区持续推出的新项目、新产品让人眼花缭乱。
在夷陵,即使作为“新手”,也能收获难忘体验。“天下三峡·至喜夷陵”无处不在。沿着G348旅游公路、两金路自驾,既能看到美丽的自然风光,也能观览西陵峡、三峡古兵寨、金狮洞、金刚山等核心景区,投资3.5亿元建成的82公里旅游廊道,将散落的景区景点编织成互生共融的全域旅游网络。
在夷陵,乡村旅游更是精彩纷呈。黄花、分乡组成的城北门户组团,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度假首选的城市后花园,游客们可以尽情享受乐活人生、田园牧歌、诗意栖居。沿着普百路,游客可以看到青山、秀水、梯田、古村、石屋等多样化景观符号,纵情于油菜花田、农耕风情与民居村落之间;沿着爱情公路宋白路,可以游览三峡奇潭樱花林、背马山桃花园、三峡龙泉湖梅花园等如诗如画的特色美景,以百里荒为依托的旅游度假大格局正在加快形成。
在夷陵,长江文化、三峡文化、抗战文化不再是抽象名词,而是能住进去的峡江宿集等特色民宿、可触摸的“坝气”渔夫帽等文创产品、能感知的石牌抗战纪念馆等场所;三峡工程博物馆、金钉子公园值得二刷三刷;黄陵庙夜游、“烟火YEAH巷”夜经济……夷陵,永远不缺场景和体验。
2024年,夷陵区累计接待游客3750万人次,占到全市游客接待总量的三成以上。从昔日打卡“三件套”——三峡大坝、三峡人家、三峡大瀑布,到如今的乡村咖啡屋、水上俱乐部,再到非遗展演、花田市集、滨江徒步等爆款,夷陵正用文化符号IP塑造城市品牌,让旅游吸引力和影响力越来越强。
三峡日报记者 谭强明
辉煌配资-股票做杠杆-炒股加倍杠杆-证券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