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按:北疆大地,物阜民丰,每一件好物都是时光镌刻的印记,更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见证。
从草原上雕花的银碗,既能看到游牧生活的生存智慧,又能寻见中原纹饰的温婉灵秀;到毡房里醇厚的奶食,在浓郁的醇香中,藏着多民族饮食偏好的相互接纳;再到林海中精巧的桦树皮器皿,在传统手艺里,也融入了多元文化的改良巧思……这些北疆好物,从来不是孤立的“民族符号”,而是各民族在长期共处中,用智慧与情谊共同打磨的“活化石”。
它们身上的每一道纹路、每一缕香气、每一种用途,都记载着“你中有我、我中有你”的交融故事。或许是古道上的以物易物,或许是邻里间的技艺相传,或许是节庆时的共品共尝。正是这些具体而微的联结,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日常烟火中悄然生长。
我们将循着北疆好物的脉络,剥开它们的“文化基因”,看一把弦乐器如何融入多样乐理的韵律,听一味特色吃食怎样成为多民族餐桌上的共享美味,寻一件手工艺品里藏着的多民族协作密码。我们想讲清楚,这些好物背后,是各民族同呼吸、共命运的深厚情谊;想说明白,正是无数这样的“小联结”,织就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“大纽带”。
让北疆好物开口说话,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,在具体可感的物件里,变得清晰可触、温暖人心。
展开剩余84%清晨的阿拉善戈壁,驼铃声穿越千年风沙,依旧清脆悠扬。驼奶,素有“乳中贵族”之称,不仅凝聚着自然的馈赠与人文的智慧,更在新时代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载体。从古丝绸之路的生命补给,到如今的富民产业,这一滴乳香中沉淀着厚重的历史记忆,涌动着民族团结的时代暖流,见证着各族儿女守望相助、同心筑梦的深情厚谊。
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沙漠驼队(由阿拉善盟民委提供)
千年传承,驼奶中的文明交融印记。作为“中国骆驼之乡”,阿拉善是双峰驼最早驯化地之一。在广袤的戈壁荒漠中,骆驼与牧民相生相伴,驼奶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成为维系生命的重要食源。地处草原丝绸之路与河西走廊交汇处,阿拉善自古便是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枢纽。驼奶凭借高蛋白、易保存的特性,成为商旅穿越戈壁的“生命之源”,《本草纲目》亦记载其“补中益气,壮筋骨”的药用价值。从丝路商队的能量补给,到草原节庆的待客佳品,再到元代“宫廷八珍”,驼奶早已超越食物本身,深深融入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记忆。
阿拉善驼奶(由阿拉善盟民委提供)
世代生活在这里的各族群众,在共同养殖骆驼、加工驼奶的实践中,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骆驼文化。赛驼盛会、“驼羔选美”、剪驼毛、搓驼毛绳传统技艺等文化符号,成为连接各族群众的精神纽带。2021年,“阿拉善右旗驼奶”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,这不仅是对其卓越品质的认可,更是对各民族共同守护的文化遗产的珍视。
2025年阿拉善那达慕骆驼竞赛(由阿拉善盟民委提供)
产业赋能,从戈壁珍品到共富桥梁。阿拉善驼奶产业的现代化转型,始终贯穿着民族团结、共同富裕的鲜明导向。随着“万企兴万村”、“民营企业进边疆”等行动的深入推进,驼奶产业迈入规模化、标准化发展新阶段。
在《阿拉善双峰驼产业发展总体规划(2023—2030年)》等政策引领下,阿拉善盟积极打造“全国现代骆驼产业示范基地”,驼奶产业得到蓬勃发展。目前,全盟双峰驼存栏量达14.76万峰,建成129家养殖合作社、60座奶源基地,覆盖2000余户养驼户。投资近4000万元建设的检验检测中心,实施“双百”质量管理模式,以严苛标准守护产品品质。神驼乳业等企业凭借20项专利技术,开发出驼奶粉、驼奶肽等20余种深加工产品,通过“蒙”字标与FDA认证,畅销国内外市场。2024年,全盟驼奶产量突破1.2万吨,挤奶母驼存栏量达2万峰,产业产值实现8亿元。
阿拉善驼奶粉(由阿拉善盟民委提供)
更令人振奋的是,阿拉善右旗与伊利集团达成战略合作,借助世界级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提升产业能级。“中国一乡一品阿拉善驼奶产业示范园”的启动,推动产业向高端化转型,让这罐来自戈壁的“白金”走向更广阔的市场。
阿拉善神驼乳业部分产品展示(由阿拉善盟民委提供)
同心筑梦,驼奶产业凝聚团结力量。驼奶产业的蓬勃发展,成为连接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、共同繁荣发展的坚实纽带。80后养驼人布和都林返乡创办合作社,在政策扶持下建成标准化养殖场,2023年收入突破160万元,并通过入股分红带动牧民增收;牧民色尔格林家80多峰产奶母驼年创收超百万元,实实在在享受到产业发展红利。
神驼乳业对2024年供奶量排行前十名的牧民合作社及个人进行奖励(由阿拉善盟民委提供)
在阿拉善右旗阿拉腾敖包镇,驼奶产业与新能源产业协同发展,不仅让68户牧民用上稳定电力,更创造了100多个就业岗位,使边境地区从发展“末梢”转变为共同富裕的“前沿”。电商直播间里,“沙漠白金”连接起边疆与内地的情感共鸣,“支持边疆好物”、“为民族团结加油”等暖心弹幕,让“中华民族一家亲”的理念在互动中深入人心。
阿拉善盟将骆驼产业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,通过骆驼文化节、产品推介会、文化博物馆等载体,展示产业优势与科研成果,打造文化体验、沙漠探险等精品旅游项目,催生多家星级牧家游、农家乐,形成“产业+文旅”融合发展新业态,让各族群众在共享发展成果中凝聚团结力量。
2023年12月28日,阿拉善右旗365人完成“最大规模的骑骆驼课程”,荣获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(由阿拉善盟民委提供)
从丝路驼铃到产业交响,从传统养殖到多元融合,阿拉善驼奶承载的不仅是营养与美味,更是“中华民族一家亲”的深厚情谊。当清洁能源照亮大漠戈壁,当驼奶产业鼓起牧民腰包,各族群众在共同奋斗中深化了休戚与共、荣辱与共、生死与共、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。这滴来自北疆的“甘露”,正以产业为媒、以文化为魂,持续滋养着民族团结之花在阿拉善大地绚丽绽放,谱写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华章。
来源:协调推进处、阿拉善盟民委
初审:青林、李孟婕(阿拉善盟民委)
复审:青林
终审:云冰
复核:李志友
制作发布:内蒙古自治区地方语言文字研究应用中心(内蒙古民族团结杂志社)
发布于:北京市辉煌配资-股票做杠杆-炒股加倍杠杆-证券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